
桃花微微泛白的季节,我徜徉在阳光的柔情下,想起那些或喧嚣、或静谧的日子,喧嚣时的激扬,静谧时的思考,故事中有喜有悲、亦甜亦苦,因为不忘初心,内心充满阳光,所以始终都有梦想,带你穿越不慌不忙的四季,引领追光的日子……
春迎繁花——地质锤和登山鞋的青春无悔
在旧居整理杂物时看到了那个橙黄色的木头箱子,自我懵懂记事起家里就有它的存在,它是父亲当年工作时唯一携带的“家具”,是用搭扣与锁环组合的旧式锁子,锁扣上掉了漆,有了斑驳的痕迹,摸着边角磕碰过的印迹,那鲜艳的黄依旧那么耀眼,照耀到我的心里,回忆如潮,势不可挡……
春日和煦,阳光从容地撒向人间,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儿坐在解放牌敞篷大卡车上,一路的颠簸并不影响她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,一枝怒放的山丹丹花吸引了她的眼球,再三央求着司机叔叔停车采摘给她,叔叔笑着停下车费力地爬上崖边满足了她的愿望。手握着这枝花,小女孩儿兴奋地说:“我要把这枝漂亮的花送给爸爸。”四十年前因为很久未见进山勘探的父亲,又或是对大山深处山花烂漫的向往,硬是赖着坐上了进山给父亲送材料的卡车,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爱穿翻毛登山鞋的父亲是一个“不爱回家的人”。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从部队转业后带着青春梦想,激情飞扬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融入“地质大家庭”,继续“战斗生涯”。每次出队前父亲会把厚实的“的卡”工作服码得整整齐齐地放到箱子里,尤其那双翻毛登山鞋,他会如同珍宝般擦拭好几遍。从父亲眼中我分明读到了一种光,那时不太理解,直到现在才明白,那双鞋承载的是父辈们坚定的信心和决心,是力量之源、信仰之光。他们就是穿着这样的登山鞋,紧握地质锤,跋山涉水,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,在东方雄鸡的版图上探寻出一种又一种矿藏,丰富了国家资源。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几十年的箱子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,我小心翼翼地拭去灰尘、合上箱子,那份悠悠地质情怎会尘封,它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。
夏日酷暑——“帐篷村”艰苦卓绝的奋斗
炎炎烈日,正逢孩子放暑假,忙完了手头的培训工作,带着对他的承诺,我们踏上了远赴千里的南方之旅。几天前爱人从广州工地打来电话,谈起孩子的近况,甚至单科成绩前进了多少分他都记得,外表粗犷的他心细如发,让我有些自愧不如。投身于地质行业这么多年,天南海北、寒冬酷暑,从未听他抱怨过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工程实施的艰难。距离上次离开家有多久了?大概还是雪花飞舞的季节吧,当时接到一个电话后,看到他坚定的目光,我就知道他离家启程的时刻又到了。
一路辗转终于到了工地,他把我们往“家”里一推:“你们俩先喝点水,我有事先出去一下。”说完便一阵风似的旋出去不见了踪影。我给孩子想倒口水喝,才发现暖瓶是空的。仔细打量他们的住处,这是怎样的一个“家”:用彩条布搭建成的简易房,里面热得像蒸笼,用铁架支起的床铺,因为地面不平整,坐上去还吱吱作响,绳子上衣服乱七八糟地摞了好几件。心里忽然生出一种隐隐的疼痛,瞬间湿润了眼眶。多年来,项目走到哪儿,他们就住到哪儿,真的是应了“四海为家”这句话,片刻的眷恋与不舍无法阻拦他们的执着,只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。
边收拾边回忆,不觉间夜幕降临,我静静地坐在门口,夕阳西下的余晖洒向这个“帐篷村”,忽然有了唱那首勘探队员之歌的冲动:“是那山谷的风,吹动了我们的红旗,是那狂暴的雨,洗刷了我们的帐篷,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,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……”。连夕阳也准备归隐的时候,终于看到他疲惫的身影,孩子欢呼雀跃地一个箭步冲到他的怀里,我投之以一个浅浅的微笑,此刻我释怀了。
秋日硕果——勇往直前铸就地质魂
九月秋风冷,走在路上感觉有了些凉意,路边影影绰绰中还能看到绚丽芬芳的花儿在风中的摇曳多姿、竞相斗艳。明月皎洁,漫天的星星,不知哪个是你温暖的眼。思忖片刻,给爱人发了条微信:“忙不忙?吃完饭了么?”好久未见回复,可能还在施工现场吧,也可能正和项目组讨论施工进展的事情……安慰着自己渐入梦乡。“嘀嘀嘀”微信提醒:“刚才在施工现场,这几天雨水太多了,要加强现场安全措施,有事么?”“告诉你一个好消息,虽然这边雨水频繁,但是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,我们提前二十天完成了任务。”“没什么事,就是看你睡了没有,累了早点休息。”点了发送,明白今年的中秋节一如既往,又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。
“花好月未圆”,你已不在服务区。暮落不留你身影,明月空遗天涯路。惆怅了秋风,静了灯一盏,承诺虽已失期,却很快被他的快乐所感染,享受这一刻的静谧与坦然,明白他永远心系地质,从未离开,理解他情牵地质,不曾走远。地质人的暖一寸长,地质人的心永世情。
冬韵严寒——凝聚团结“我们仨”的坚持
“乱云低薄暮,急雪舞回风”。北风切切吹衣冷,裹紧衣衫,任由脚下的积雪踩得吱吱作响。不知爱人在工地开工没有,受市场大环境的冲击,地质行业出现了低迷,孩子在面对求学路上的艰难抉择,自己所在单位面临着改制转型,“我们仨”的生活遭遇了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的非常之旅。偶尔出差很晚才回到家,孩子有些意外,接过我手中的包,才发现他居然高出我近一头了,十二岁便开始寄宿生活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,我的陪伴太少了,一阵歉疚油然而生。进了门才发现爱人也在,记得前一天他还在近千公里外的工地上,我们终于集结在一起,略去了“我们仨”的微信群留言,继续中止了几个月的现场“三方会谈”,尽诉各自的心路历程。
给爱人平平淡淡的等待与守候,给孩子微不足道所有的所有。地质人的生活教会我在生命中演绎无所不在的牵挂人生,厚重、绵长,如同涓涓流水,连同不经意间悄然流走的如歌岁月。在黑暗中努力探索的等待,或许是艰辛且漫长的,如果点亮一盏心灯,就会如青山般踏实沉稳、似绿野般质朴无华,正如地质人身上的品质与精神,一切自然会豁然开朗、柳暗花明。信念不渝,步履不停,缕缕乡愁的记忆,悠悠地质情的深远,畅游四季,一路生花,春的温馨使你平静心灵,夏的热情会激励活力四射,秋的深邃感悟你洞察人生,冬的坚韧支持你无畏前行,只为期盼经历黑暗与风雨后那一刻破晓的阳光和灿烂的彩虹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总局网站群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