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假日的一天,陪五岁的儿子做“描红”训练,近期正在沉迷于“赞赏”式教育理念的我决定“实操”一下:“你写得好棒呀!我看过的所有小朋友里你写的排名前几位哦!”我夸张地对儿子说。听到此言,儿子认真地对我说:“因为我每个字都写在正确的格子里,没有‘出格’,所以才好看。”
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在“正确的格子”里、不“出格”,也许就是听妈妈的话、认真学习、按时完成作业、不和小朋友发生矛盾;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,最基本的不“出格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工作和生活中尽职守法,做一名合格的公民;对于一名党员来说,“正确的格子”就是要时刻谨记党对我们的教诲,谨记初心使命,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己任。
在支部的一次警示教育中,对一些反面案例进行了通报,案例中涉及到的人员也曾在本职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,但最后却因私欲膨胀,做了“出格”之事,被清理出党员队伍,受到法律的制裁。为什么在懵懂的孩提时代都明白的道理,在我们长大后,在见识了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后,反而迷离了双眼,模糊了底线,做出一些“越界”“出格”之举?也许在有些人眼中,能“出格”是某种“身份”的象征、某种“优越性”的体现,但在他们千方百计挣脱所谓束缚的“格子”时,也亲手脱下了保护自己的“盔甲”,结果也必将是遭受重创,为自己的“出格”付出代价。
人长大了,成熟了,有了更多的阅历,是我们的优势,但有时也要和曾经那个纯真的自己说说话,特别是听听“他”在刚入党时说的话,别忘记党员身份这个“格子”,时刻提醒自己别“出格”,守住自己正确的“格子”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总局网站群
相关链接